信息中心
关键词:国家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政治制度
《大变局下的国家治理——中国国家制度展开及战略思维》(陈锡喜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版)一书,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鲜明特征和内在逻辑。该书从两大历史奇迹(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现实奇迹(2020年抗击疫情和决胜脱贫)切入,聚焦中国之制、中国之治、中国之思三个维度以及彼此间辩证关系的角度,深入解析中国奇迹的关键密码。
作者以历史为根基,以现实为依据,以未来为目标,在呈现中国之治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的大视野,全面分析中国之治蕴含的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和中国经验,系统解读了中国之治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并尝试探索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未来之路。
全书将问题导向贯穿始终,浅入深出、条分缕析地对国家治理的战略思维和制度娓娓道来。其中,令人称道之处在于直面各种理论问题,以观点争锋和理性辨析的笔触,详尽驳斥了一些片面、错误的认识,去伪存真、以理服人、以正视听。受篇幅所限,这里仅举三例,与读者共享。
第一,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要仿效西方吗?
近年来,中外学界关于“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的声音时有出现,高呼学习西方社会各种“主体”的“多元共治”,以取代以往的“管理”,甚至有人断言这是当前中国变革的方向,这无疑是把西方发展模式作为“普世”范式了。该书第四章旗帜鲜明地回应了这一论调: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前者规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后者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绝对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四梁八柱”中,中国共产党居于“主心骨”的领导核心位置。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另一方面要构筑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第二,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是否已经“告别革命”?
一段时期以来,关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该“告别革命”的观点在社会上盛行。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无产阶级政党混同为资产阶级政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党建构了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后,虽然强调执政党身份,但其一直在继续领导广义的社会革命。作者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提出,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领导党、执政党的三重身份,统一在党的性质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这表明了革命党的身份;领导人民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以及路线方针政策,这体现了领导党的担当;将自己的活动置于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这显示了执政党的觉悟。总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应更加履行好革命党、领导党和执政党三个相统一的功能。
第三,如何避免把我们的制度优势绝对化?
只拿我们的成绩去比资本主义国家的缺陷,势必会弱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作者借鉴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硬核”,这一制度领域不容被肆意攻击;与此相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则是环绕于“硬核”之外的“保护带”——当遇到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挑战时,“保护带”要及时且积极作出调整、调适来加以应对。如果不承认作为“保护带”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完善,以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将直接处在“风口浪尖”上,势必造成巨大的制度压力和衍生风险。概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是刚性原则,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柔性空间。不断以改革创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得以发展和完善。
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许多后发现代化国家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的政治制度建构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基于自身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变迁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展现出鲜明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和理论根基。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任何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最不民主的。
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3月16日。
作者简介:
周凯,男,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研究、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研究、社交媒体与政治参与。